中年老男人 作品

第143章 天經

    

-

更令人恐怖的是,瀚王意識到這篇文章的教化力量有多麼強大。

彆的不說,如果從小就學習這篇文章,他可能早就成聖幾十年了!它極大地提升了天賦,掃除了修行的障礙。

瀚王不禁環顧了院子裡聽課的上千個孩子和數千村民。

這些孩子們,他們的未來成就將是無可限量的!

即使是宮廷教育出來的王子,也無法與他們相提並論!

這可是上千個未來的絕世天才,瀚國會有多榮耀?會有多強大?會如何橫掃各國!

還有這些數千村民,原本應該是農夫,錯過了修行的最佳時機。

但現在遇到明師指點,得到天經的傳授,他們或許能逆天改命,將來成為一方大能也未嘗不可能!

瀚王有種荒謬的感覺。

恐怕未來,這個小小的大廟村,將能主宰整個瀚國,甚至成為雲州西南部舉足輕重的聖地!

“信使可覆,器欲難量。

墨悲絲染,詩讚羔羊。

景行維賢,克唸作聖。

德建名立,形端表正。

空穀傳聲,虛堂聽。

禍因惡積,福緣善慶。”

不隻是瀚王感到震撼,就連見識過前輩威力的葉徽柔等人也驚訝不已。

前輩的第一課講述了風元素的起源,造就了一批風係天賦的修行者。

而第二課,竟然是傳授這樣的“天經”!

即便是天賦卓越如葉徽柔,也無法完全理解文章的含義。

更奇怪的是,堂堂聖階強者,竟然無法強行背誦這篇文章!

葉徽柔抬頭望去,隻見無論是修士還是普通人,隻要試圖以文字記錄這篇文章的人,都因為手抖或無力而無法書寫。

葉徽柔深深體會到,或許唯有徹底領悟上一句,才能在心中烙印下一句。

這天經,隻能意會,無法言傳。

果然是“天經”,無比強大!

想到這裡,葉徽柔不再猶豫,全神貫注地理解並背誦這篇經文。

李睿帶著瀚國的文臣武將也匆匆趕到大廟村,立在院門外,準備進入。

“嶽宗泰岱,禪主雲亭。

雁門紫塞,雞田赤城。

昆池碣石,钜野洞庭。

曠遠綿邈,岩岫杳冥。

治本於農,務茲稼穡。

俶載南畝,我藝黍稷。”

突然,“轟隆隆”的聲音響起,文臣們感覺心靈被震撼,不由自主地跪倒,淚水滾落。

左相仰望天空,高聲呼喊:“今日得聞聖言,天經之聲,死而無憾矣!”

“哈哈哈!”

武將們同樣深受觸動,紛紛在院外席地而坐,一邊靜心打坐,一邊品味天經的深意。

李睿捶胸頓足,懊悔不已:“痛哉!痛哉!早知如此,不該錯過天經的開頭部分,真是損失慘重!”

刹那間,院內外一片寂靜,隻剩下方世玉的聲音迴盪。

蟲鳴鳥叫悄然靠近,圍繞院子傾聽。

花兒盛開,枯枝發新芽,整個大廟村的生靈都沉浸在歡慶之中。

“矩步引領,俯仰廊廟。

束帶矜莊,徘徊瞻眺。

孤陋寡聞,愚蒙等誚。

謂語助者,焉哉乎也!”

最終,這篇長達一千字的韻文落下帷幕。

修真者們大多已跪在地上,淚流滿麵,無法自製。

若早能聽到這樣的“天經”,這些年少走多少彎路,人生何其有幸!

“此篇共計一千字。”

“每個字都蘊含大道之理,因大道至簡,故名‘千字文’!”

方世玉話音剛落,天空中的陰霾消散,陽光普照,七彩祥雲自天邊彙聚,七色彩虹橫跨天際。

仙樂飄渺,仙鶴鳴唱,鶯啼四起,響徹四方。

這是天地的見證,宣告著“天經”的降臨!

“嗚嗚嗚,此生能見證天經的誕生,老夫死而無憾!”

“多年朝廷勾心鬥角,今日方知一切如夢幻泡影,悔不當初!”

“大道至簡!大道至簡!”

“朝聞道,夕死可矣!”

修真者們遵守規矩,不敢在村民麵前表露情緒,但在意識交流中儘情呼喊,釋放情感。

瀚國的文臣武將徹底折服,跪倒在院外,甚至虔誠到不敢進院,臉上帶著慚愧。

麵對如此偉力,自己竟還曾為權力爭鬥而玷汙心靈。

我多麼汙穢啊!

“先生,為什麼我記不住這千字文呢?”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奶聲奶氣地舉起手問。

方世玉微笑,五歲能記住一千字,那才奇怪。

“文之深意,需用心感受。”

“唯有領悟文字間的深意,這些詞句纔會深深烙印在心中,永不磨滅。”葉徽柔心中暗道,這就是天經的神奇之處!

不懂天經的真理,不接受其道理,便無法再修行下去!

學習天經的過程,也是獲得天經認可的過程。

天經,是先賢的意誌,是天道的意誌!要麼全然接納天經的思想,成為濟世救人的賢者,要麼放棄天經,放棄這一步登天的機會!

這是一個抉擇。

但對大多數人來說,這根本無需選擇!

李睿再也無法抑製激動,衝進院子,撲通一聲跪在方世玉麵前。

“前輩,我願終生侍奉您,學習千字文!”

“懇請前輩答應!”

什麼狗屁南海郡防禦使,追求大道豈不是更重要嗎?!

王公公顫抖著身體跪下,哭喊道:“前輩,雖然我是閹人,但我也有追求大道的決心,求前輩收留,賜予教導啊!”

“嗚嗚嗚!”

方世玉挑了挑眉,村民們果然冇傳錯,這真是個“公公”。

所有的修真者都跪在地上,高聲請求前輩收留並傳授知識。

左相等文武官員麵露哀慼,他們也想衝進去跪地求教,但他們冇有資格!

他們的身心已被玷汙!

瀚王嘴唇動了動,有些迷茫。

在這院子裡,他最放不下的是自己。

王朝之主,掌握億萬生靈的生死,權力與道義幾乎無法共存。

這次,他無法再虛偽,無法假裝順從。

想要修習天經,就必須認同天經的思想,徹底沉淪。

瀚王陷入了掙紮。

是生,是死,是權力,還是道義。

這是一個問題。

然而瀚王並未掙紮太久。

他很快意識到自己已被擊敗,此刻無力再戰。

所以,他彆無選擇,除非死亡。

瀚王迅速走向方世玉。

瞬間,院中所有修真者的氣息都鎖定在瀚王身上,連靈師和靈徒這些低階修真者也都警惕地盯著他。

彷彿隻要瀚王有任何異動,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衝出來,為了保護方世玉拚死一搏。

瀚王心中苦澀,即使在他權勢最盛時,臣子們對他的敬畏多於敬仰。

-